近几年,为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医疗服务市场秩序,各地都在持续不断的打击“挂证”“租证”行为。
央视曝光“执业医师”挂证!
此前央视315晚会曝光了一系列行业内幕和消费“潜规则”,其中就包括诊所挂证行为。
央视315晚会曝光医疗行业病症:诊所的“执业医师证”,竟是花钱租的!
央视315报道,据记者调查发现,在有些地方,租借执业资格证书成了一门生意。
为保证诊所的医疗安全,原卫生部2010年印发《诊所基本标准》中规定,诊所应“至少有1名取得执业医师资格,经注册后在医疗、保健机构中执业满5年,身体健康的执业医师”。
为了符合这一国家规定,不少人为了开办诊所就铤而走险,花钱去租执业医师证。
医师挂证成一门生意,挂证中介兴起!
那么这些所挂的证件是哪里来的呢?内幕人士透露,围绕着挂证这种畸形的市场需求,如今已经不再是个人和个人之见的交易,而是已经形成了一个灰色产业,不少企业甚至直接做起了挂证中介的生意,变成了有着中介专业色彩的一个交易市场。
如“*证网”,表面看起来是一个发布求职招聘信息的专业网站,但其工作人员透露,所谓的兼职只是一个幌子,实际上是为了挂证。
在“*证网”,工作人员给记者出具的价格报表显示,这里初级医师证、主治医师证一应俱全,一年的租金价格从8000元到50000元不等。通过给双方提供挂证机会,聘证网会从中收取一定的服务费。
另一家“猎*网”更为直接,自称是中国专业的医疗挂证服务平台。对方给记者出具的客户资料和价格报表显示,这里初级医师证、主治医师证等一应俱全,一年的租金价格大约在1.2万元到6万元。
查处挂证,政府态度坚决!
国务院高度重视治理“挂证”工作,为落实国务院要求,2017年4月,人社部印发《关于集中治理职业资格证书挂靠行为的通知》(以下简称《通知》),部署打击住建、环评、药品流通、专利代理、消防等领域职业资格证书挂靠问题。
《通知》中的明确指出4种整治手段:
1、要求各有关部门坚持问题导向,全面梳理有关情况,尽快研究制定治理“挂证”问题的工作方案。
2、向社会公开“挂证”问题举报受理联系方式,多种形式、多个渠道广泛收集问题线索。
3、对核实确认的“挂证”当事人、当事企业、违规中介依法依规进行严肃处理,处理情况向社会公开,形成震慑。
4、转变管理方式,进一步清理取消与企业资质相关的行政许可事项,减少企业资质与人员资格挂钩。
《医师法》关于挂证处罚
《医师法》规定:今后医师伪造、变造、买卖、出租、出借医师执业证书的,除了没收违法所得,并处至少2万元罚款,情节严重的还会被吊销医师执业证书!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,但是,“租证”行为近些年已是业里公开的秘密,1998年颁布的《执业医师法》并没有将此类行为明确界定为违法行为,近年来民营医疗机构数量大幅增加,医师市场需求巨大,但医师数量相对不足,就导致了租证市场的蓬勃兴起。
《医师法》堵上了这一法律漏洞,规定医师伪造、变造、买卖、出租、出借医师执业证书的将被处以重罚,这是对规范医疗市场和保障医疗安全祭出的一记重拳。
综上所述,挂靠执业医师证书被发现,处罚是非常严厉的。已经有证的医师千万不要触碰法律红线!
为短时间的利益选择挂证,另一方面,如果发现自己的证书被第三方平台挂网,第一时间向相关部门反映,别给不法分子提供可乘之机。
大家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医师证,另外还没考下医师证的同学,也要抓紧时间了,无论是职称晋升、还是开诊所等,都是有年限要求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