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然,这里的培训班指的是规范的培训班,课程体系没计科学、管理规范、招收学员符合相关政策要求、师资力量有雄厚、有相关从业资质,开展各项业务合法合规。
之所以这么说,是因为规范的培训班虽然不会教大家具体的医术技能,但是在助考助学方面,却有着个人自学复习所没有的优势,概括起来大致能提供以下4种帮助:
大多数民间中医并没有系统的学习过中医基础课程,即使有,许多人长期以来只看某一种或几种疾病,许多知识点已经忘记或记忆模糊,掌握的中医知识已经不成体系。
许多培训班针对民间中医的这种情况,科学安排课程体系,合理规划复习进度,有针对性地开设了线下基训课和线上网络课程,可以帮助大家“温故而知新”,强化中医基础知识水平。
许多报名参加培训班的民间中医们,在提到自己为什么报名缘由时讲,基层医疗工作比较忙,自己很少有大块儿时间用来学习的,加上不时要处理一些琐碎事情,常常三天打鱼两天晒网,自学了一两个月收效甚微,所以才报了培训班。
报班后日常有网络课很方便,可以一边看书一边跟着网课学习,效率大大提升。而且每天督导老师也会督促、提醒自己完成既定学习任务,所以每天都会坚持学习两三个小时。一两个月下来,自觉学习效果很不错。
中医(专长)医师考核采用的是专家评议方式,要求考生通过现场陈述问答、回顾中医医术实践资料、中医药技术方法操作等形式展示个人医术专长,在整个考核过程中,你是不是掌握了扎实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、安全有效的中医医术技能,常常需要考生明白清楚地说出来。
但许多民间中医不擅“讲演”,回答问题条理不清晰或词不达意,最后都变成“茶壶里煮饺子”——肚里有货倒不出。
规范的培训班针对这种情况,开设有专门的课程,教会考生如何层次分明、主旨突出、言简意赅、直奔主题地回答问题,通过提升外在能力(口头表达能力),帮助考生全面展示自己的内在实力(基础知识和中医医术技能)。
“怯场”是人的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,轻者表现为原来已经熟记的材料、熟练的动作不能重新回忆、再现或再做,严重者还可能出现头晕(俗称晕场)、目眩、心悸、恶心症状等,结果造成考试失利。
出现怯场的常见原因大多是过度兴奋、缺乏适应能力、成败得失考虑太多、评价忧虑等,若能在考前进行一定的辅导及心理疏导,可大大减少怯场出现的可能,保证考场上正常发挥水平,不留遗憾。
此外辅导班学员比较多,比较有学习氛围,各种信息交流也比较快,这些对考生来说,都或多或少有一定的帮助。所以笔者认为,医术确有专长者若能报名参加规范的培训班,也未尝不是一个好选择。
零基础仍然想拿证怎么办?
无论是零基础的中医爱好者,还是主修西医的乡村医生,或者是推拿、按摩等中医药健康服务从业人员,若想考取《中医(专长)医师资格证》成为中医师,最好的方法就是找到符合条件的中医师,连续跟师学习中医满五年,待掌握中医基本理论技能,对某些病证的诊疗,方法独特、技术安全、疗效确切,并经指导老师评议合格后,再报名参加考核,考取《中医(专长)医师资格证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