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现状堪忧,我向来认为不在于外界的几个苍蝇哼哼唧唧,最主要的是中医从业人员的实际水平不能提高上来,更可怕的是一些根本没入门的人经过商业包装,比真的有水平的中医在大众中更有影响力。
当下的中医状况并不太乐观,这并不是因为外界人员大肆反对中医,而是中医内部的从业医生医术没有什么进步。甚至还有一些学艺不精的中医在经过包装后,在外人眼里竟然比真正医术高超的医师更有影响力。以百姓的视角来看,将自己的生命与健康交给那些营销出来的“假名医”,花了冤枉钱都是小事,但耽误了健康,那将是无穷无尽的后患。
想重新振兴中医,还需要让中医为广大群众给予实在的实惠,同时大众要想从中医上感受到健康方面的实惠,还需要自己具备判断中医医术如何的方法,
中医药学的理论,与现代社会的常识理论大相径庭,故而导致外行人难以对以中医医师的医术做出判断,非专业人士基本不会接触到。因此为各位介绍以下几点判断中医业务能力的方法:
中医的名声除了靠实打实的病患口口相传,也会受到一些营销影响。判断中医水平时,名声并不是一个可靠的选项。
名医的子嗣后代并非也是名医。中医世家中的确是有一定积累,但一个人的成就都是靠自身的努力和天赋获得的,所以祖传中医也不能过于迷信。
想在中医这条路上走得长久,需要悟性。光靠熬年龄只能积累临床经验,对于技术上的增长帮助并不大,也就是说老中医,并非就是好中医。
一名值得信任的中医,在当地,或者在自己身边人中都是有一定名气的。
若是外地人来找他看病,身边人却不找,那可能只是外地人冲着名气来的,有治好的回去一宣传,自然常有新的病患病急乱投医过来,所以无法阻挡不明底细的人过来。
中医有望、闻、问、切四种诊疗手段,真正的中医在看复杂病症时都会做完四种手段,而有些为了省时间,只问问基本情况就开药的就不好说了。
中医是对症下药,反应通常是很快的,并非是慢郎中。
如果医生开的药吃过几副后反应都不大,这并非是医生水平不行,要及时向医生反映情况并询问,以便加大剂量或调整药方。如果好几次还是没有反应,那就可以换一名医生了。
如果学习过一些中医的基础,那判断起来就更容易了。
中医虽说或许盈利不比西医,不过学会那些养生知识后对健康好处大,就算不从事医学专业,也该学些理论。
中医不仅是治病,还会养生,一名优秀中医能将医理贯通,人体和疾病的认识都连贯起来,养生、防病都有系统理论。
此时让中医为自己评估体质,并制定合衬的养生治疗方案,定期调理,在健康方面一定能产生好的影响。